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要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本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正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从“教”走向“育”,构建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新途径。一方面,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聚焦学生,在教育方式上将传统模式与现代信息化手段相结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深耕细作,摒弃“一面”的教育模式,实现“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新理念,这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论述的最新成果,也为新形势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园城市”的理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环境提升引导城市发展,在“生态和韧性,绿色和开放,混合和多元”的城市建设基础上,重点强化对人感知的重视,同时特别强调了优美如公园的城市景观和景观城市对人民获得感提升的重要性,切实满足新时代民众对宜居环境的精神需求。
在这一城市建设新理念的推动下,“城市修补”作为一种渐进的、微小的、真正有机的旧城更新导向,已经在中国各城市有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探索。而社区作为城市生活职能的基本单元,尤其是旧城社区的景观更新成为当下城市修补的基本面。其重点是不断改善旧城社区公共环境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社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社区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以景观更新为突破口,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在线人机交互操作的方式,构建一种高度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将社区更新设计的全过程拆解为多个模块,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虚拟现场看到知识可视化呈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以及创新设计的冲动。本项目包括了社区更新项目的现场勘测、方案设计、方案效益评估、方案互评四个环节,共计8学时。通过各实验环节和步骤的设计,力求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以旧城社区为载体,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城市景观设计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城市景观设计中专业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2)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中,学生通过交互式操作模式可以全程模拟社区景观更新的完整环节,掌握应用各设计要素及其相关参数,制定出适宜的更新方案,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建立起理论教学与实际设计效果的关联,提升前置课程的教学效果;
3)通过对设计方案经济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多元量化评估,强化相关行业规范和设计标准,并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可重复进行优化设计,引导学生统筹协调各设计要素形成最优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考核得分各环节评分占比
环境报告得分(20%)
最终方案评估得分(40%)
最终方案互评得分(30%)
评定他人方案得分(10%)
考核标准
一、 现场勘测-环境报告(总分20)
1. 环境尺度勘测—总分10,涉及重要尺寸10个,其中纵向尺寸2个,公共空间尺寸7个,道路尺寸1个,考察现场勘测的准确与全面性(1分/个)。
2. 环境肌理勘测—3分,保留完整的无人机路线规划,系统检测已完成无人机勘测,即可得分(3分)。
3. 现场照片采集—4分,拍摄现场照片,并按照系统分类对照片进行归类。建筑立面(1分)、公共空间(1分)、社区道路(1分)、基础设施(1分)四个分类,各分类下照片须至少有2张即可得分
4. 场景特征选择—3分,根据前期背景了解及现场调研选择适合场景特征。只有选择恰当的特征才能得分,针对地块一:雨花北路社区主要功能可选范围(1分):居住休闲、文化交流;文化特色可选范围(1分):美食文化、市井文化;主要人群选择范围(1分):城市原住民、科研人才
二、 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总分40)
1. 资金使用Z—12分,考察实验者对资金与成本的把控,设定总预算为800万元;考察实际使用金额的使用状况:
Z在800±800×(10~15)%之间,得分10
Z在800±800×(15~20)%之间,得分7
Z在800±800×(20~25)%之间,得分5
Z在800±800×(25~30)%之间,得分3
Z超出800±800×30%以上,得0分
2. 能耗+养护预算N—8分,考核实验者对能耗和养护成本的了解与掌握;核算为2万/年,考察实际能耗+养护成本:
N≤2×80%,得8分
N<2×(80~90)%,得7.5分
N<2×(80~90)%,得6分
N<2×(90~100)%,得4.5分
N<2×(100~110)%,得3分
N<2×(110~120)%,得1.5分
N>2×120%,得0分
3. 绿化覆盖率L—12分,绿化覆盖率的了解与掌握;以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35%为基准值:
L≥35%,得12分
30%≤L<35%,得8分
25%≤L<30%,得4分
L<30%,得0分
4. 雨水调蓄Y—者对雨水调蓄概念的了解与掌握;雨水调蓄Y=土壤含水量+水池含水量+铺装含水量。按照区域最大含水量计算基准值为200立方米:
Y≥200,得4分
180≤Y<200,得2.5分
160≤Y<180,得1.5分
160以下,得0分
土壤含水:土壤面积(既乔灌草覆盖面积)×1m(土壤平均高度)×15%(土壤平均含水率)
水池含水:水池面积×0.5m(水池平均深度)×100%(水池含水率)
铺装含水:铺装面积×0.3m(铺装层深度)×N%(铺装含水率,根据不同铺装材质变化)
5. 色彩分析—4分,系统将根据系统固定角度对场景进行虚拟拍摄2张照片(居民楼及商铺)。通过提取照片色块加以分析排序。按照色彩评价规则进行相应得分计算:
居民楼外立面主调色采用建议范围内颜色,得1.68分
居民楼外立面辅调色采用建议范围内颜色,得0.48分
居民楼外立面点缀色采用建议范围内颜色,得0.24
商铺采取主调色为A类色,得1.6分
商铺采取主调色为B类色,得1.28分
商铺采取主调色为C类色,得0.96分
商铺采取主调色为D类色,得0.64分
商铺采取主调色为E类色,得0.32分
居民楼外立面主调色范围:C10M6Y16K0、C9M22Y12K0、C28M22Y30K0、C16M16Y23K0、C32M17Y14K0、C22M24Y24K0、C28M27Y32K0、C27M13Y10K0、C22M22Y37K0、C62M42Y26K0、C36M21Y36K0、C34M34Y33K1、C44M35Y38K0、C61M32Y47K0、C50M26Y27K0、C47M35Y30K0、C33M40Y33K0、C34M35Y30K0
居民楼外立面辅调色范围:C46M39Y47K0、C9M6Y39K0、C47M58Y63K1、C32M50Y49K0、C67M74Y67K29、C55M72Y54K10、C79M59Y54K6
居民楼外立面点缀色范围:C62M29Y39K0、C52M42Y12K0、C48M55Y60K0
A类色:C0M0Y0K70、C0M60Y100K70
B类色:C100M100Y0K70、C20M23Y20K0
C类色:C0M92Y70K0、C100M100Y0K0、C8M40Y31K0
D类色:C0M0Y0K10
E类色:C0M0Y0K100
三、 方案互评(总分30)
1. 被评主观得分S—考核实验者方案的综合设计能力。系统将实验者的设计作品随机分发给另外五名学生,由这五名学生为该作品打分,分别为S1,S2,S3,S4,S5:
① 如果相同给分人数≧3;例如S1=S2=S3,该生的基础分数为S1,若所有给分与基础分数差值不超过20,则该生最终主观得分为五人的平均分S =( S1+S2+S3+S4+ S5)/5;若五位评分者有一人及以上所给分数与基础分差值超过20,则系统将转交助教人工评分。
② 如果相同给分人数<3,其中最高S1,最低S5,则去掉最高分S1与最低分S5,该生的基础分数为(S2+S3+S4)/3。若所有给分与基础分数差值不超过20,则该生最终主观得分为五人的平均分S =( S1+S2+S3+S4+ S5)/5;若五位评分者有一人及以上所给分数与基础分差值超过20,则系统将转交助教人工评分。
四、 评定他人(总分10)
1. 评价他人得分P—实验者需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考察所给分数与项目最终得分P终的分差是否合理
| P-P终| ≤05,得10分
05<| P-P终| ≤10,得7.5分
10<| P-P终| ≤15,得5分
15<| P-P终| ≤20,得2.5分
| P-P终| >20,得0分